福建省开发区协会与深圳市福建商会座谈会
时间:2023-12-14
 
 
 
 

 
 
 

1214日上午,福建省开发区协会为推动闽、深两地企业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由陈安生会长带队一行莅临深圳市福建商会参观交流。福建省人民政府驻深办经济联络处处长卢洪清,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曹莹陪同到访。深圳市福建商会监事长吴志民,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林炜坚,执行会长徐丽萍、许德飞、周世荣,执行秘书长郭康腾等参与座谈会

 
 
 

 

 
 

 

  

   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林炜坚主持本次会议,介绍商会参会嘉宾。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副会长高强介绍本次福建省开发区协会考察团成员,会上并提出了“以商招商,点对点”的商会与协会之间的招商观点,相比传统的大型招商推介会,借以商会协会的渠道能够更好的延伸合作出去。

   

   监事长吴志民代表深圳市福建商会表示对福建省开发区协会考察团的欢迎,并转达会长施能狮、理事长郑耀南对考察团来访的热切欢迎,并对商会发展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会长陈安生发言,陈会长表示十分欢迎在深乡贤回闽投资,欢迎到开发区落地考察,以协会作为引路人,为有意向回闽开发区投资落地进行引荐,这个渠道是畅通的。同时表示对来到深圳像是回家一样温暖。

 

   驻深办事处经济联络处处长卢洪清发言,对陈会长一行来到深圳考察表示欢迎,关于服务企业招商政策的灵活多样性,可以借鉴广东深圳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情况,为企业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

 

  执行会长徐丽萍代表发言,分享了目前的三个板块教育、社团、房地产物业的相关经历。徐会长提到可以做一个沟通桥梁,协助跑腿服务,有需要时候也可以引荐,大家抱团去做一些事情,在商协会之间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关于商协会,淘到金子也淘到沙子,但大家都想淘到金子,徐会长提出要有一个带漏斗、带智慧的“眼”才能识别一些有价值的企业。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林佳、龙岩高新区(经开区)招商服务公司招商经理杨敏霏、南安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科科长杨捷、泉州高新区(江南园)综合科(党建办)科长吴诗敏代表发言介绍各开发区情况。

 

 

   会后在监事长吴志民和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林炜坚的介绍下,陈安生会长一行参观商会会建室。

 

 
 

 

 

座谈会会议现场

本次座谈会参会人员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

陈安生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会长、省商务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高 强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副会长、省商务厅原调研员;

谢金东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级调研员;

林 佳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杨枝平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级调研员;

罗章贵 建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吴陈耿   漳平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杨国辉   连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黄景明   福州福兴经济开发区二级主任科员;

占海燕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局长;

陈民辉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经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统计局局长;

王 晶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秘书长;

吴诗敏   泉州高新区(江南园)综合科(党建办)科长;

杨 捷     南安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科科长;

俞 明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三级主任科员;

周 宇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级主任科员;

姚仲辉   罗源湾经济开发区办公室主任;

黄金煌   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

蔡琦琦   长泰经济开发区企管科、招商科负责人;

黄达强   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

梁端端   泉州台商投资区科经局商务科副科长;

陈容芳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副秘书长;

王孔伟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办公室主任;

杨敏霏   龙岩高新区(经开区)招商服务公司招商经理;

郑贤勇   福安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局局长;

福建省人民政府驻深办事处

卢洪清  福建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二级调研员、经济联络处负责人;

曹  莹  福建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

深圳市福建商会 

吴志民  深圳市福建商会监事长、深圳华捷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欧其诺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炜坚  深圳市福建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高地利实业(荣誉制罐)公司总裁

徐丽萍  深圳市福建商会执行会长、深圳市时代学校董事长;

许德飞  深圳市福建商会执行会长、深圳市德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世荣  深圳市福建商会执行会长、深圳市荣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郭康腾  深圳市福建商会执行秘书长;

 
 

 

 

福建省开发区协会理事单位介绍

1.连江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省级开发区,托管整合后规划面积140.3776平方公里,目前为副处级行政机构。园区区位优势显著,毗邻县城中心城区,火车站、高速公路、104国道横跨而过,交通条件优越。物流城处于福州市区、长乐空港、闽东北、可门港30分钟经济圈。可门园区位于罗源湾南岸,是连江海洋产业新城的核心区。2022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8.3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01.39 亿元,规上工业产值808.47亿元,固投资产投资374.47亿元(其 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32.73 亿元,工业固投241.74亿元)。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38名。

2.福州福兴经济开发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1990年8月正式挂牌,原名鼓山福兴投资区,是福建省首家民办开发区。90 年代初,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推动下,鼓山人民积极探索“自筹、自建、自办”的新路子,按照“以土地带开发、以项目促开发”的原则,创办福建省首家民办投资区——鼓山福兴投资区。2007年2月1日,正式更名为“福州福兴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55平方公里。2022年,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7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30.21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6 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19 家。在 2022 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第57位。开发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形成光电通讯、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2 年与马尾区实行“两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福州市东南部、闽江下游北岸,距闽江口 17 海里,是福建省的重要商港、福州的水上门户,管委会行政级别为副厅级。30多年来,开发区先后引育了新大陆、飞毛腿、星云、时代星云、上润精密等高新技术企业252家,规上企业 1012 家,拥有省数字经济领域“瞪羚”企业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1家、企业技术中心51家,还有31家省市级后 备上市企业正在加快上市进程。开发区先后获评科技创新百强区、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国家级称号。2022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675.34 亿元,比上年增长3.9%。2021 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第162位,2022年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第4位。

4.福州高新区199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下辖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地处福州中心城区西南侧,与主城区仅一江之隔,东临乌龙江,西倚旗山,毗邻福州地区大学城;地铁2号线和4座大桥连接市区,三环、福银、福诏等城市快线环绕周边,与空港、码头构成“一小时交通圈”,区位禀赋独特。2022年同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35.4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42亿元。

坚持用县区全面职能和园区灵活政策服务企业群众,以高效率体制机制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磨合县区、园区“双重管理”体制,全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扁平化管理模式,探索形成“一区多园”、校地共建、协同创新等高质量发展路径。先后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国家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

5.罗源湾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8年确定为省级开发区,核准面积4平方公里,位于福建闽江口北端的罗源湾畔,依山面海。1999 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首个土地综合开发整理示范区和“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2000年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福州港深水外港。经过30年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开发建设面积31.46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松山垦区、获溪片区、白水垦区。已形成冶金建材、船舶修造、轻工食品、机械制造、港口物流五大支柱产业。2022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完成工业固投资产投资85.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排名第61位。

6.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定位为两岸高新技术合作的重点区,闽南文化生态产业的示范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作为漳州中心城市“一核两翼”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区重点发展靖圆“一药一智”产业园、南湖“双创”产业园、站前总部经济产业园三大片区。区位优势为漳州高新区地处闽南金三角核心区,居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中点,北邻龙岩、东接厦门、西靠广东,与台湾隔海相望。2022年漳州高新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8.8亿元,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12.44亿元,同比增长10.1%;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8.42亿元,同比增长9.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8.88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 65.61亿元。

7.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 年,1998年3月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地处漳州市区西北部,介于厦门、汕头两大经济特区之间,是漳州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规划面积从原来2.93平方公里扩大至目前66平方公里。园区培育形成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2.80亿元。在2022年度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25位,先后获得“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基地”“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第一批省级绿色开发区示范区”“第五批福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8.长泰经济开发区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兴泰工业区,是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审核通过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园区区位优势独特,地处厦漳泉中心结合部,距离厦门港31.8公里,厦门机场35.5公里,厦门动车站28.2公里,处于厦门半小时、泉州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厦蓉高速、联十一线穿境而过,所有企业10分钟内可上高速。开发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形成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企业  研发中心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设有兴泰、官山、港园、银塘等四个工业园,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共有规模工业企业268家 ,2022年规模工业产值712.5亿元,规模工业税收达11.1 亿元,创新能力日益突出,经济主导地位日益明显,成为推动长泰实现连续 12 年蝉联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3次跻身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的重要支撑。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评价

综合排位位列第37名。

9.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6年开发建设,2010年6月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行政级别为正处级。开发区地处泉州中心市区南大门,上接市中心区域,下连晋江、南安、石狮等主要经济带。园区主导产业为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食品等四个主导产业。目前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3470 家,规上工业企业120家, 限上企业12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48家;税收超亿元企业2家,超千万企业14家;上市企业8家,拟上市重点企业3家。2022年,实现 GDP237.85亿元。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11位。园区单位“亩产”稳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均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1位(最小量),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居全国第9位。

10.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南园)2001年11月建设,2003年7月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10 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高新区核准面积5.5712平方公里,机构行政级别为副处级。高新区位于鲤城区江南新区,到泉州西高速出入口仅3分钟路程,到泉州动车站仅15分钟路程,距泉州南高速出入口20分钟路程,距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30 分钟路程,区位优势明显。现有入驻企业1200多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5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规上工业企业162家。2022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9亿元。在泉州高新区“一区十园”年度考核评价中连续多年保持前3强、 2022年度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10名、在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位居第4名。

11.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于 2005年成立,2012年获批省级开发区,管委会为 正处级。园区位于湄洲湾南岸、泉州市惠安县东北部的斗尾港口经济区内,规划面积33.2平方公里,园区内用地大部分以填海造地形成,地块规整,国道228线隔离屏障,无征迁问题,无石化园区邻避等突出问题,发展石化产业基础好、优势明显。同时,斗尾港是天然不淤不冻港,主航道达到 30 万吨级、宽 500 米、平均水深 24-27 米, 现已规划3个30万吨级泊位码头、建成两个,并建有1-10万吨码头泊位16个,港口条件资源十分优越。

园区以“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为发展思路,重点构筑炼油、烯烃和芳烃等产业链,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原油炼制—烯烃制造—中下游制造业—深加工制造业,现已建成中化1500万吨 /年、100万吨/年乙烯及80万吨/年芳烃龙头项目。2022 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209.9亿元,实现税收74.6亿元,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13位。

12.南安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省级开发区。2021年3月管委会由正科级提格为副处级,作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委托南安市政府管理。

南安经济开发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前沿地带、厦漳泉核心地带,与台湾隔海相望,最近距离金门仅2.8 海里。区域周边有5个国际机场、5个港口、9个高铁动车站站点,以及 5条过境高速、14个高速出口,高速公路密度位居福建第一。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设立智能泛家居产业园、机械光伏产业园、高端智造产业园3大产业分园区。涉及水暖厨卫、机械装备、光电信息、陶瓷、消防等多个产业。园区“政府管理 +公司化运作”模式日益成熟,国有资产迅速壮大。2022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1.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937.01亿元、税收收入27.24亿元、进出口总额146.87亿元。在 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17位。

13.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管委会于2010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泉州市管理,实行“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2012 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泉州台商投资区,同年7月9日经中央编办批复升格为副厅级机构。

泉州台商投资区位于泉州市中心城区东部,泉州环湾城市核心区域,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3.8万,辖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回族乡四个乡镇,共78个行政村。定位为泉州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战场,先后引进玖龙纸业、烯石新材料、八仙过海等重大项目,传统产业更加坚实、高新产业不断涌现。2022年全区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三,实现GDP401.92亿元、增长4.8%(全市第1),规上工业增速7.8%(全市第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全市第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89 亿元、增长17.3%(全市第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5亿元、增长12.2%,已成为泉州经济新增长极。在2022年度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8名。在2021 年度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144位,较上一年度提升61位。

14.建宁经济开发区于2011年8月经省政府批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批复面积为4平方公里,现已开发面积2.96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闽赣边界,建泰高速、莆炎高速、向莆铁路、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相继建成通车,南昌至潮州高速建宁段、鹰潭至建宁铁路列入省“十四五”规划,建宁已成为闽赣边界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福建挺进中西部的“桥头堡”。开发区初步形成特种造纸、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林产品深加工等四大产业。现有入驻企业 47 家(其中:投产企业38家,规模以上企业25家,在建企业9家);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4.85亿元,税收0.24亿元。

15.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2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高新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是莆田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是福厦泉国家自主 创新区的中位,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区内沈海高速、莆炎高速穿境而过,是杭深铁路、昌福铁路的主要站点,形成了“两高两铁七横六纵”的交通格局。

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模式:一个核心区,四个分园即滨海园、食品园、城北园、新涵园(45.59 平方公里) 。园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04家,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27.3亿元。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7名,已成为莆田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和转型发展引擎。

16.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于1996年8月设立,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改设秀屿区。为推进湄洲湾港口开发、加快临港产业崛起,莆田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4月重新挂牌成立北岸经开区,设立党工委、管委会,现为行政正处级单位,是福建省为数不多赋予县区一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开发区。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三面环海,海岸线长约7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5公里,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是大陆与台湾本岛直线距离最短的区域;北距福州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厦门港96海里,距香港397海里,是东亚海上运输航线的重要枢纽,也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辖区内东吴港区是湄洲湾港五大港区之一,是福建省“两集两散”的重要港口群,是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11个重点港区之一。规划码头岸线约11公里,布置泊位3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 36 个,形成年综合通过能力约9148万吨。截至2022年,东吴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8个,包括40万吨1个、15万吨级3个、10万吨级2个、3.5万吨级1个,千吨级1个。特别是罗屿作业区布局有全国最大的40万吨级铁矿石专用码头是福建首个、全国第六个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矿石船靠泊接卸的港口,也是宁波以南唯一正式开港运营的40万吨泊位港口,连续多年成为台湾地区在大陆最大的铁矿石储备中转港口,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北岸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112.34亿元,增长5.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11亿元,下降11.4%;外贸出口额47.52 亿元,增长 22.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89万美元;财政总收入6.58亿元,下降48.8%。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列第55名。

17.建瓯工业园区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一区三园”格局 , 即:建瓯工业园区,城东工业园、丰乐工业园、莲花坪工业园,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园区现有入园企业140家,其中,工业企业101家,投产86家;商贸企业 39 家,投产32家。202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实现税收2.8 亿元。其中44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亿元,实现税收1.8 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同比增长6.7%;完成出口创汇13.1亿元,同比增长4.5%。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46位;2022年获得福建省第五批“绿色园区”称号。

18.光泽工业园区是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省级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管委会是正科级机构。由光泽工业园区(和顺工业园)、县级金岭工业园组成“一区两园”布局 , 总规划 22.253 平方公里,已开发3.43平方公里。和顺园,紧邻县城城东、圣农旅游小镇内,规划1.25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35平方公里,以发展食品加工、新兴科技、传统资  源加工等产业为主,全国及亚洲最大的自繁、自养、自宰与加工白羽肉鸡的“圣农集团”成长落户于此,曾获“福建省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金岭园,距县城4公里、与城北新区相邻,规划 21 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08平方公里、已建标准厂房 9.36 万平方米,以发展食品加工、生物科技、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为主,具承接产业转移、“退城进园”条件,曾获“福建省山海协作示范园区”。202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150.62 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税收1.87亿元、比上年增长 44%,解决就业18644人。

19.漳平工业园区于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机构规格为正科级。2021年5月,经龙岩市政府批复同意漳平工业园区整合托管,实行“一区四园”管理模式,即钢铁产业园、登榜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富山产业园,托管面积18.9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钢铁机械、建材、新材料、轻纺、木竹加工等产业。漳平境内有两条高速(政永高速、漳永高速) 、两条铁路(南三龙铁路和鹰厦铁路),对外交通便捷,已成为融入闽南、延伸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要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2022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2亿元,产值首次突破 200 亿元,同比增长8.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4家;实现入库税收2.67亿元,其中税收500万以上11家。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福建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21位。

20.龙岩经开区设立于1998年7月,于2012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为龙岩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位于新罗区和永定区交界区域,距离厦门车程 1小时、粤港澳大湾区4 小时,范围内规划建设新机场 和新高铁站,交通优势明显,要素资源丰富,重点以产业“又高又新”为发展方向,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医药与大健康为主导,以数字经济、现代物流、新能源与新材料为特色的“3+3”产业体系,建设“经济 增长极、城市拓展区”。2022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88.6亿元,规模工业 增加值增长1.6%;财政总收入9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3.9亿元、比增12%;限上销售额及营业额255.7亿元、比增25.4%。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位列第67名。

21.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7年创立,2012 年12月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管委会行政级别正处级,是宁德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管辖面积40.7平方公里,现辖区包括 中心城区(16.7 平方公里)和北部新区(24 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6万。

东侨经开区主导产业发达,已逐步形成以锂电新能源为核心、生物科技和食品加工组成的大健康及电机电器、智能装备制造的“一核两翼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宁德时代(股票代码:300750)与宁德新能源科技2个千亿能级企业落户在此。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等国字号城市名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国第二批“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全国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宁德锂电新能源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2 年,东侨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3.0%,突破千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1.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86.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50万元;出口总值383.09亿元。在 2022 年度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 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22位,是全省唯一进入前30强的开发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2022 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综合排名第3位。

22.福安经济开发区于1988年5月经宁德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成立;1998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公告为第四批通过审核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并由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更名为福建福安经济开发区;2022年10月,福安经济开发区和福安 市畲族经济开发区整合升级,机构改革后的福安经济开发区辖罗江、甘棠、畲开、溪柄、湾坞5个园区。现管委会行政级别为正处级。是闽东首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地处赛江之畔,北通温州、宁波、长三角,南接福州、厦门、珠三角,东望台湾,西连南平、江西上饶,宁武高速、104 国道贯通南北,辖区赛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

开发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相继引入嘉元、长盈和震裕 等一批优质项目,5个园区企业总数196家,其中规上企业84家,规下企业112家,是“福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 军民融合 )”。当前,福安经济开发区全力建设一批不锈钢下游制品、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机电器、食品加工等专业化小微园,打造宁德锂电新能 源重要配件及关键原材料供给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 化不锈钢新材料示范基地,以及辐射带动能力强、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 的省级标准化园区,同时把各分园区建设成差异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

2022年,开发区5个分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7.6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041.54亿元,限上贸易业营业额108.45亿元,完成税收39.7亿元。在2022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综合排名第29位。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南路福建大厦B座18楼

电话:0755-82990166、82990366

邮箱:szsfjsh@163.com

手机:18924617827(秘书处)